第227章 恐龙蛋

古言云: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沈阳的一场闹剧,又影响到了多少人的发财大计?</P>

数都数不清。</P>

就比如这次的文博会,往年举办的时候,民间展览区的藏品压根就没有什么复鉴,更没有什么保真,都是由征集中心的人员简单的甄别一下,然后直接参展。</P>

主办方也只是充当“平台”的角色,由买家和卖家线上沟通价格,事后如果发生纠纷,主办方至多也就是提供一下对方的信息,由双方自行去打官司。</P>

今年却不同:不但要组织专家提前海选,还要估价,更要求主办方做担保,并开具证书及发票,甚至承诺“有假必退”、“售假必究”。</P>

你说啥,可以不这么干?</P>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信息传播的速度都是以秒计,天生就适合做生意,第一时间就能嗅到商机的并非只有一个冯攸然。</P>

都不需要远,到楼下看看,有多少摊贩和店铺已经公然打出了“有假必退”、“假一赔三”的告示?</P>

你先别管人家能不能说到做到,又给顾客准备了多少忽悠的招数和打补丁的套路,至少噱头有了,吸引顾客的手段更有了,生意就是比别人家的好。</P>

别人一看,这不行啊,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吃肉,咱连汤都喝不上吧?咱也变……</P>

那官方怎么办?</P>

不能商户都敢承诺,你一国际性展览盛会反倒含含糊糊、模棱两可,更或是公然卖假货……简直是天大的笑话。</P>

行,改就改,变就变。</P>

问题又来了,商家可以耍花招,可以打花枪,可以靠嘴忽悠,至多再多印点“专家”出具的鉴定证书,真要有人来售后,那也是之后的事情,咱先把钱赚了再说。</P>

但官方不行,说保真就得保真,说“假一赔三”就得假一赔三,不然比笑话更像笑话。</P>

相应的,也会约束和警告几大展区所在的市场商户规范经营、信守承诺。远的不说,至少在展览期内如果发生纠纷,不可能有什么“之后”的说法,绝对是有多快就处理多快,而且是说到做到:假货必退,售假必究!</P>

这下可算是好了:我就是说说而已,你却玩真的?</P>

好多商户,还真就指着政府主办的各种文博会过日子,属于真正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那一种,这么一弄,还发个屁的财?</P>

不赔就不错了……</P>

更关键的是,风向显而易见的已经变了,这种模式肯定会形成惯例,以后但凡文博会就会这么搞,说不定过上一段时间,有关部门在平时就会要求商户这么经营。</P>

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过?</P>

李定安早就预料过:恨得自己牙痒痒,想套自己麻袋的不知道有多少。知道自己参加了展览会的鉴宝活动,跑来找茬的,更不会是一个两个。</P>

所以相对而言,这位还是比较克制的,至少拿出来了一样东西让自己看。没有见面就掏一坨无法描述的玩意甩自己脸上,没有一上来就指着自己的鼻子骂娘。</P>

这么一想,心态顿时平和了不少,李定安轻轻的拔了一下桌子上的石头。</P>

这玩意很圆,轻轻一拔,就开始滴溜溜的转,还转的比较稳,可见非常对称。再看上面的斑点,很像松花蛋壳上面的纹路,李定安怀疑,这也应该是一颗什么东西的蛋,</P>

其实想鉴定也很简单,系统就能测出来,但他不想测这么容易。</P>

总不能随随便便来个人,随随便便从沟里捡块石头就拿来让自己鉴定,自己就给他鉴定吧?</P>

展览会的宣传效果倒是拉满了,自己也成笑话了……</P>

他叹了口气,抬起了头:“老板贵姓?”</P>

“姓程!”</P>

“真要鉴定?”</P>

“那不然呢?”</P>

“那就好……不过您可能还得花个十多二十万的鉴定费!”</P>

“啥?”</P>

他瞬间坐直了身体,指了指鉴定区后面的模幅,“看到没:免费鉴定,到你这,就成收费了,还二十万?”</P>

稍一顿,他又斜了斜眼睛:“李老师,不会是你看不出来,故意为难人吧?”</P>

“真不是!我肯定能鉴定得出来,也不收费……我说的二十万是你后面可能得花这么多……”</P>

李定安笑的挺真诚,摸了摸石头,声音不急不徐:“这是枚恐龙蛋化石,属白纪晚期,距今约有一亿两千万年……应该来自美国,准确点的话……嗯,美国科罗拉多州,出土时间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