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画

《昆池劫》全本免费阅读

“陆将军。”

闻禅支开禅房的木窗,冬日山中寒风顺着缝隙灌进来,顷刻间吹散了屋内的暖意,方才那些轻松闲谈和盈盈笑语都好像一场虚幻的梦境,梦醒之后,现实的底色依然冰冷而灰白,让人只能绷紧了面孔继续前行。

陆朔问:“殿下有什么吩咐?”

“萧定方在武原郡经营数年,树大根深,不是好相与的对手。”闻禅说,“你到任后,不管是查他的底细,还是上战场立功,都要背后留个心眼,千万别把自己玩进去。陆家满门忠烈,不差你这一个。”

她记得前世陆朔到武原郡赴任后有一次极为凶险的伤情,要不是贺兰致在乱军之中捞了他一把,这人恐怕就要去见列祖列宗了。为此皇帝将陆朔召回京城休养,打算让他重掌禁军,于是闻禅命人暗中联络御史弹劾萧定方贪污受贿、养寇自重等种种罪名,萧定方听到消息后急忙向后宫萧妃及朝中旧交求援,说情的太多反而引起皇帝不满,下令严查,最终罪过查实,萧定方被贬为宜南太守,陆朔遂得复用。

陆朔大概觉得她只是在说客套话,论及战场凶险,他好歹是禁军出身,远比她这个金枝玉叶的公主清楚得多:“请殿下放心,臣有分寸,不会耽误了你的差事。”

闻禅不能说得太细,也无从解释,只能叹了口气:“等过完年你的调令下来,我会把孔雀派过去。”

她没有直接说出“有困难可以找他商量”这句话,但陆朔的心眼恐怕比头发丝儿还要纤细,敏锐地追问:“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闻禅反问道:“如果我希望鸟一直在外面盘旋奔波,那为什么要叫深林而不叫苍穹呢?”

陆朔疑惑:“这个名字,难道不是从‘深林人不知’里来的吗?”

闻禅:“……”

“按你的说法,我们干脆改名叫‘己莫为’算了。”闻禅没好气地说,“深林是群鸟栖息之所,在天上飞不动时可以落脚的地方。我的确是在利用你们,或者按你的说法,是在结党营私。但在你的本事大到可以为我谋取私利之前,我要先保证你能走到那个位置上去。”

“陆将军,有人希望你不要出京,也有人希望你出京了就别回来。你身上背负着很多东西,但在那些之下,最重要的是你自身。”

“你起码得先有来日,才能说‘来日方长’。”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收敛了玩笑的语气,一反常态地认真,态度几乎称得上郑重,连陆朔亦被这郑重之意所慑,默然片刻,才点了点头,道:“我记住了。”

闻禅的唇角勾了很浅的弧度,但转瞬即逝,很快恢复到一贯的平静神态,转身朝门外走去:“走吧,回宫。”

陆朔忽然道:“为什么是我?”

闻禅:“嗯?”

陆朔道:“殿下从三年前就在计划着壮大深林,培养心腹,既然对这件事这么重视,为什么今天临时起意拉我入伙?不觉得太仓促了吗?”

闻禅失笑:“不趁你还没出头时拉拢,等你当上武原都督,还轮得到我下手么?”

“有殿下在背后出谋划策,换个人也一样能爬上那个位子,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我?”陆朔一针见血地发问,“我身上有什么值得殿下图谋的地方?”

“爱吃米饭,不必非要会种水稻,但起码要能分得清稻苗和麦苗。”

闻禅站住了脚步,没有回头:“陆将军,别太小瞧自己,像你一样的人并没那么多。”

“至于我想要什么——”

上辈子她想要自己死后,留下来的人能够好好活下去,就像她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来日方长”。可惜最终乱的乱,散的散,国破家亡,一败涂地。

“等你能做到的时候,我会告诉你的。”

次日皇帝便召见了持明公主,先问了问宁思长公主近况,又话锋一转,问道:“听说昨日你从宁思那里出来后去了慈云寺,怎么才回来不久又跑过去了?”

闻禅连眉毛都没有动一下,行云流水地答道:“儿臣曾在佛前供奉了几本亲笔抄的经卷,昨天出宫想起这事,便顺路去取了回来,刚才带了两本交给梁内侍,父皇若不嫌粗糙,留着看一看也好。”

送皇帝的经文只是个幌子,其实是她昨天从寺里离开时,忽然想起裴如凇说的闻琢登基后迷信方术、吃金丹把自己吃没了的事,一时怒从心头起,命程玄买了一摞经文给闻琢送去,让他好生沐浴佛法,修心养性,别一天到晚惦记着他那破金丹了。

闻琢大晚上莫名其妙收到一堆经书,因是公主所赐,也不好推辞,一头雾水地谢过程玄,回到书房里草草翻了一遍,当晚做的梦里都是“唵嘛呢叭咪吽”。

这个解释说服力很强,皇帝微微笑道:“你有心了。”然而转念想起她深研佛法的缘由,眼中光彩不由得一黯,再看闻禅面容平静如水,从容不惊,心中慈爱之情登时占据了上风。他温声询问道:“内廷司送去的画像,你看得如何了,可有满意的?”

闻禅想了想,笑道:“正说这事呢。儿臣细细看过了那些画卷,都是少年才俊,倒没什么。只是通篇下来,竟不见一个‘裴’字——我记得裴氏也是京中大族,有不少在朝为官的,这里头有什么说法吗?”

她这问题提的刁钻,皇帝明显一怔,下意识答道:“裴氏是泊州望族,世宦簪缨,向来只与几家名门通婚,不以公卿为贵……”

话说到这里,连他自己也反应过来不对。裴氏自负门庭清贵,多年来不曾与皇室宗亲联姻,对外扬言不愿攀附,时人对此多有推崇,再加上裴氏连续几代出过重臣,天子礼待其家,从未在这上面加以逼迫。

以往皇家选妃择婿时,因知道裴氏旧俗,选人时会刻意避开裴姓。然而天子尊重归尊重,不代表裴家可以私自逃避应选。皇帝分明下诏要内廷司择选适龄公卿子弟,可裴家竟然连样子都懒得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