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不速之客

话不多说,很快就到了周三。

苏晨和王雪等人再次来到卫生局二楼会议室。

这是王科长主持的又一次会议。

苏晨向在场的专家、医生、专家介绍了近一周来苏氏麻沸散的全部临床表现和使用效果,相关从业人员。

喝麻沸散大家都体验过,不过这次的注射剂是上一次的加强版。

而且,上次总结的三个问题,这次都成功解决了。

操作不方便,口感不好,不便于携带。

这次大家一切都很顺利,因为毕竟上次测试后,苏晨显然已经做足了功课。

那里有大量的临床实践,有大量的事实论证和六院多个科室领导的亲自检测报告,没有人再有任何怀疑。

正当大家准备表态,为了苏晨苏氏麻沸散的巨大成功,决定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审核时。

突然,一个人从门外闯了进来。

“在座的各位先别急着恭喜苏主任!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向大家宣布。”

王科长一听这个不速之客如此大胆,不禁有些恼火。

就在他即将发作的时候,那人似乎不得不收起了之前的情绪。

此人不是病人,而是厦门大学麻醉科夏主任,是鞠先生的学生,人称“南鞠北礼”。

王科长忍不住问道。

“夏总这次过来到底是要宣布什么?”

夏主任听到王科长的话,便向王科长示意了一下,然后走到讲台上说道。

“可能有些同志还不认识我,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夏楚风,夏大麻醉科主任。”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我,但如果你提到我的老师,你一定听说过。”

“我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中医界“南鞠北李”的鞠先生。”

苏晨和王学义听说厦大医院的人也很惊讶。

作为全国顶尖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厦门大学可以说是名声大噪。

“我只是想向大家宣布一件事,我的老师鞠老师目前正在研究麻醉药的生产和开发,希望第六人民医院苏主任不要再介入这件事情了!”

夏主任这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

这实在是太霸道了。

和苏晨、王雪一起,看到厦门大学的夏主任到来,张院长和陈副院长更加生气了。

陈副院长正要跟他对峙,却被王雪占了上风。

“不管你是不是厦门大学的,反正我们都不怕。”

“你不能说你是以鞠先生的名义来告诉我们该怎么做的,我们为什么要听你的?”

“此外,我们的注射麻醉剂已成功生产并已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测试,你们有什么权利阻止我们目前的研发进度?”

“你总不能说凭着鞠先生的名头,就能压倒我们吧。”

“如果鞠先生让你研制麻醉药,你有证据吗?如果有的话,请拿出来看看!”

厦门大学麻醉科的夏主任自然不知道王雪的背景,根本不会把这个小女孩放在眼里。

但当王雪要求提供鞠老师授意的证据时,夏主任仍然无法出示,所以他说。

“小姑娘,你还年轻,有些事情可能还不知道。”

“有了这么响亮的名字,鞠先生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虽然鞠老师没有亲自带队研发麻醉药,但是我是在鞠老师的指导下做的。”

“要知道鞠先生是我国药物研发领域的权威,他所参与或指导的一切都不会成功。”

“你现在做的事情,仅仅经过几次临床试验,怎么能得到权威认证呢?”

“虽然你的勇气值得称赞,但这毕竟不是你六院几个人能完成的。”

“这不是草台戏,所以请你们尊重自己。”

“如果你聪明的话,现在就退出麻醉药的研究吧,免得因为这样的事情,再次得罪了鞠先生,那就糟糕了。”

“如果您想继续研究,可以加入我们的团队。”

王雪真聪明,一听夏局长这么一说,他就知道这件事肯定有猫腻。

这件事顶多只有鞠先生知道。

他是打着鞠先生的名义在这里装逼的。

他想,以鞠先生的名义,我们可以让开吗?

此时,老练的张院长自然明白了事情的大概情况,连忙与站在一旁的陈副院长和苏晨交谈起来,轻声呢喃。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夏局长一定是借了鞠先生的名义,骗取了国家的扶持资金,我上次打电话给王科长才知道这件事,他为什么这么着急放了苏晨申请。”

“因为国家正在率先研发麻醉剂,以抵制西方垄断市场,所以如果你想做麻醉剂,可以申请国家扶持基金。”

“而今年夏天的主任是鞠老师的学生,而且是厦门大学麻醉科的,所以他是第一个占上风的。”

“他利用这个名义搞到了这件事,然后骗取了国家研发基金。真的吗?”

听完张院长的分析,苏晨和陈副院长也是点头同意。

张院长说的确实有道理。

实际情况确实和刚才张院长分析的很相似。

夏主任很想在鞠先生的旗帜下,把这件事办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毕竟这件事如果做成了,国家的科研经费也将是一大笔钱,而国家队也确实介入了这件事情。

毕竟这种麻醉药的生产关系到一个国家医疗发展的第一步。

如果连独立生产麻醉药的能力都没有,完全依赖进口,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那要浪费多少国家财力呢?

光是麻醉剂的准备和运输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更不用说其他的了。

所以国家对麻醉的重视程度现在已经上升到了今年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不惜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来实施这样的事情。

鞠先生一直对药物研发极其热衷,再加上夏主任的关系。

所以当夏主任让他的老师鞠老师制作麻醉剂时,鞠老师就允许他开发研究。

但鞠先生并没有过多参与麻醉药的研发,因为他每天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要处理。

但夏主任自然知道这里有多少油和水。

接到鞠先生的指示后,他立即行动起来,申请专项资金,召集人手,开始麻醉药的开发和研究。

夏主任不仅明面上努力,自己也暗地里努力,把目光投向全国各大医院和药物研发机构。

他不想白送自己的辛苦成果,而且这笔专项基金的盈亏他也已经计算清楚了。

至于六院苏晨研发的苏氏麻沸散,他第一次泡的时候就已经盯上了。

当时他就觉得这些事情不会发生得太快。

但他没想到,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就研制出了注射剂,并且已经在第六人民医院进入医疗实践阶段。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