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独树一帜(二合一)

《三国:克复中原》全本免费阅读

张飞追至宛城,戏谑一阵后,领兵而还。

骆青灰头土脸地爬上城头,来到郭嘉跟前,方才的狼狈,郭嘉尽收眼底,骆青也没什么好辩解的。

就在骆青以为郭嘉要将他数落一番时,郭嘉的声音却是轻淡响起。

“骆将军辛苦了。”

骆青一拱手,道一声“惭愧”,而后退至一旁。

郭嘉没什么顾忌,也没什么指望,他只要南阳局势维持现状即可。

如今宛城之围既解,雨也渐渐小了,差不多就该启程去舞阴县了。

他得想办法助徐晃夺回比阳县。

宛城外围,张允与刘备军先后向南撤离,看上去是安然撤退,可实际上损失极大。

前期投入的大量人力与物资耗费不说,因撤得紧急,许多东西都无法带走,白白地泡在水里。

一路上,张允情绪极低,先走了一阵,自己又停下来等刘备。

刘备的稳定情绪,倒能让他得到一丝慰藉。

“玄德兄,你说这雨下成这般样子,雒阳战事会如何走向?”

刘备叹了口气,“恐袁公难以为继,先不说水淹营寨之事,即便是大雨灌河,袁军就很难从河内河北运送粮草了。”

张允不服气地点点头,“曹贼运气也太好了!”

被张允这么一说,刘备心中复杂,仰头看了看天。guwo.org 风云小说网

此时雨已细小如丝,但打在脸上依旧冰凉。

不甘,困惑,颓丧,不屈,来到南阳,经历了这么多,难道兜兜转转,又回了原点?

张允本来想看看刘备的稳定情绪,吸收一点正能量,结果没想到刘备也是一副无语问苍天的模样。

说点什么不好,要说到袁绍。

张允撇撇嘴,正打算换个话题,忽见前方有兵马拦住去路。

认出为首之人身影后,才松了口气,是魏延。

几人驾马上前,魏延与杨亮也驱马出阵。

“连日大雨,先生怕宛城有变,特命延来接应。”

魏延先是表达来意,然后一看两人情绪,心知果然如主君所料,宛城有变故,更没想到他们主动退回来了。

张允不卖关子,大剌剌地抱怨道:“贼骆青掘了淯水河堤,将我方营寨全数淹了,日后此贼落入我手,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文长,蒯越可有动静?”刘备问。

“刘府君放心,派人盯着呢,蒯越龟缩育阳,未见一兵一卒出城。”

“玄德也太过如履薄冰了,我等虽是撤退,又不是吃了败仗,蒯越敢来截杀,就让他有来无回!”张允道。

“蒯氏兵马中骑兵基本划归骆青了,断不敢出击,我驻在育阳旁多日,未见其有反应。”魏延回道。

几人一边往南回,一边交换情报,半道之上,张飞赶回前阵,然后几人又听张飞吹嘘了一阵如何如何破敌,说骆青是如何的狼狈逃回宛城。

张飞回来后,气氛顿时活络不少。

至于北方战场,却也确实如刘备所担忧的那般。

连日大雨,对驻扎在城外的攻城一方,是莫大的挑战,特别需要跨越大河输送给养的袁绍军。

即便没有平县那一把火,袁绍的粮道也会暂时受阻,军中免不了人心惶惶,陈留战线,就是这种情况。

袁谭与文丑激战月余,却被一场大雨弄得进退维艰,前进吧,粮草跟不上,后退吧,不甘心。

曹军也善于捕捉时机,趁机一波反推,令没站稳脚跟的袁军一退再退,月余战果,一朝丧尽,袁谭又被赶回了东郡。

雒阳战场,曹操也一改死守作风,开始追击撤退的袁军,袁军一边往虎牢关方向且战且退,在追击战中,双方互有损伤与战果。

当然,损伤与战果,也会是属于不同的人的,最典型的,就是冀州兵,常常被分配到断后的任务。

众所周知,追击战之中,断后差不多等于送死,而袁绍偏偏采信郭图与逄纪之言,常派高览与张郃等冀州兵将断后。

袁绍这个主公,并不比刘表好当多少,昔日他在冀州壮大,取代韩馥,随后逐步吞并并州、青州,最后与幽州的决战中胜了公孙瓒,有了今日四州之牧的敬称,其身后最大倚仗,便是冀州士族豪族,以沮授田丰为代表。

对袁绍的南征计划,沮授田丰皆是缓图派,对不是冀州的地盘,并没有十足的渴求。

但袁绍自己不是冀州人,他是汝南人。

但袁绍麾下的郭图,荀谌,淳于琼,辛氏兄弟,皆是颍川人,逄纪是南阳人。

他们是十足的主战派,而且是速战派,就想着早日打回老家。

战事进展顺利之时,尚能勉为其难地融洽,而如今袁绍先遭平县渡口遭袭失利,后遭天灾大雨倾盆,撤退之中的大军,开始混乱起来。

特别明眼人都看得出,就殿后一事,袁绍一碗水,已经端歪了。

即便张郃高览能顾全大局,其麾下兵士的意见,愈演愈烈,以致有失控征兆。

这等军心大乱的事,张郃与高览又如何跟袁绍汇报呢,除非不要脑袋了。

就在河南尹地界的战斗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南阳郡,郭嘉也到了舞阴县,刘备张允魏延等人

,也乘船回到了新野。

刘备安排了一场筵席,还是在原先那個客堂,似乎要找找当初意气风发的感觉。

只不过,几人饮的多是闷酒,除了张飞。

“诸葛先生,大雨终停,我军是否即刻向育阳进兵?”

诸葛巡心中有些无语,刘备是一天也闲不住。

“玄德兄,我知你急,但你先别急,宛城一战的得失都未清算明了,将士们亦需休整,连日淋雨,难免有人受凉,容易致病,这等月份正是蚊虫猖獗之时,小病不治,若是演变为瘟情,可就大事不妙了。”

刘备听着,渐渐陷入沉思。

诸葛巡所言,皆是过去他军中常见的现象。

什么打仗还要计算得失的?军中有人生病,不是很常见么,谁家军队之中没人生病啊?

诸葛巡又道:“而且再过一阵子,便是秋收了。”

刘备听出了来了,诸葛巡这是十分隐晦地表达出不想打的意思了。

刘备还想争取一下,“先生,如今袁曹交战正处焦灼状态,此乃天大良机,难道要因这些事,白白错过吗?”

诸葛巡思忖数息,望向刘备,问道:“玄德,巡有一问请教。”

“先生请说。”

“若袁曹之战,袁绍胜,待其消化曹操地盘后,裹挟大胜之势来犯南阳,玄德如何自处?”

刘备一下子被问住了。

说私交吧,他与袁绍私交甚笃,刘备的老师卢植,给袁绍做过军师。

论公吧,袁绍与刘表名义是盟友,如今都在对曹作战。

但刘备心中清楚,这种盟友是临时的,等曹操败了,刘表会马上成为袁绍的对手,双方甚至会因为分食曹操的遗产而直接撕破脸。

这种事,袁曹两人就是最好的例证。

到那时,刘备到底是站在刘表一边的。

所以诸葛巡的问题,很刁钻。

“备既为南阳太守,自不会允许任何人以兵祸害之。”

诸葛巡笑笑,刘备说得很委婉,但立场是有了。

诸葛巡话锋一转,又问:“若是曹操胜,裹挟胜势来攻南阳,玄德如何相抗呢?”

“自是死战相抗。”

诸葛巡想问问刘备,当初北海援孔融,徐州援陶谦,都是这么说的么?

诸葛巡倒不是给刘备挑刺,而是觉得这世道的风气,太过务虚,太过务名,当然,名声也是被某些人操控的。

刘备援助孔融与陶谦,拼得只剩下一条命了,实在是不值得称道的事。

不过,这也怪不得刘备,刘备拼的是品德,拼的是立场,而实际上战争之中,拼的是兵马多少,甲胄精良与否,以及粮草是否充足。

说白了,拼的是后勤,而后勤,通常掌握在当地豪族手中。

这也是刘备屡战屡败的原因,光对百姓好,赢得好名声,说白了,这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诸葛巡的想法就不一样,他选择全都要。

例如比阳县,有了姚氏和濮氏的相助,无论是治理还是建设,都异常顺利。

诸葛巡想到此处,又问:“玄德身为南阳太守,如今驻扎新野,不知玄德可有自信,能令新野各豪族以及南阳百姓同生共死?”

“这……”刘备显然没这个底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